流
复制流
liúㄌㄧㄡˊ详细解释
名
1.水的通称。
《史记•卷四•周本纪》:“武王渡河,中流,白鱼跃入王舟中,武王俯取以祭。”唐•李白〈望庐山瀑布水〉诗二首之二: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
2.像水流的东西。
气流、暖流、电流、车流。
3.派别。
《汉书•卷一○○•叙传下》:“群言纷乱,诸子相腾。秦人是灭,汉修其缺,刘向司籍,九流以别。”
九流十家。
4.品类、等级。
上流、名流、第一流。
动
1.移动。
《易经•乾卦•九五》:“水流湿,火就燥。”唐•李白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〉诗:“孤帆远影碧山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人口外流。
2.留传、散布。
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德之流行,速于置邮而传命。”
流芳万世。
3.趋向。
《文选•曹丕•典论论文》:“贫贱则慑于饥寒,富贵则流于逸乐。”
流于形式。
4.放逐。
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王不听,于是国莫敢出言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南朝宋•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任诞》:“宜流之海外,以正风教。”
5.放纵。
《国语•晋语一》:“肆侈不违,流志而行,无所不疚,是以及亡而不获追鉴。”
形
1.往来不定的。
流云、流民。
2.快速通过的、运转不停的。
宋•蒋捷〈一翦梅•一片春愁待酒浇〉词:“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”
流星、流年。
3.意外的、不明来处的。
流矢、流弹。
4.没有根据的。
流言、流誉。
流
liúㄌㄧㄡˊ详细解释
1.液体移动。
流淌、细水长流、汗流浃背、铁水奔流。
2.无固定方向地移动。
流沙、流亡、流浪、流弹(ㄉㄢˋ dàn)。
3.传下来;传布。
流传、流布、流芳千古、流风余韵。
4.向不好的或不利的方面转变。
流产、放任自流、流为娼妓。
5.水道中的流水。
截流、中流、溪流、激流。
6.像水流一样流动的东西。
寒流、电流、车流、土石流。
7.指源头以下的水流。
源远流长、源流并重、开源节流。
8.流派;等级。
不入流、三教九流、三流演员。
9.流放。
流配、处以流刑。
10.顺畅;不滞塞。
流畅、流利、流行。
11.量词。流明的简称。用于计算光通量(人眼所能感觉到的辐射能量)。一流等于一国际烛光照射在距离为一厘米、面积为一平方厘米平面上的光通量。台⃝即“流明”。(流明,英lumen)
12.姓。
%3col+class%3dzi-fany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8%8b%b1%e8%af%ad%3c%2flabel%3e+flow%2c+circulate%2c+drift%3b+class%3c%2fl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5%be%b7%e8%af%ad%3c%2flabel%3e+flie%c3%9fen+(V)%e2%80%8b%2c+str%c3%b6men+(V)%e2%80%8b%2c+zirkulieren+(V)%3c%2fli%3e%3cli%3e%3clabel+class%3d%22badge+badge-info%22%3e%e6%b3%95%e8%af%ad%3c%2flabel%3e+courant%2c+ordre%2c+cat%c3%a9gorie%2c+couler%3c%2fli%3e%3c%2fol%3e・流
liúㄌㄧㄡˊ
详细解释
名
1.水的通称。
《史记•卷四•周本纪》:“武王渡河,中流,白鱼跃入王舟中,武王俯取以祭。”唐•李白〈望庐山瀑布水〉诗二首之二: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
2.像水流的东西。
气流、暖流、电流、车流。
3.派别。
《汉书•卷一○○•叙传下》:“群言纷乱,诸子相腾。秦人是灭,汉修其缺,刘向司籍,九流以别。”
九流十家。
4.品类、等级。
上流、名流、第一流。
动
1.移动。
《易经•乾卦•九五》:“水流湿,火就燥。”唐•李白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〉诗:“孤帆远影碧山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人口外流。
2.留传、散布。
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德之流行,速于置邮而传命。”
流芳万世。
3.趋向。
《文选•曹丕•典论论文》:“贫贱则慑于饥寒,富贵则流于逸乐。”
流于形式。
4.放逐。
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王不听,于是国莫敢出言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南朝宋•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任诞》:“宜流之海外,以正风教。”
5.放纵。
《国语•晋语一》:“肆侈不违,流志而行,无所不疚,是以及亡而不获追鉴。”
形
1.往来不定的。
流云、流民。
2.快速通过的、运转不停的。
宋•蒋捷〈一翦梅•一片春愁待酒浇〉词:“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”
流星、流年。
3.意外的、不明来处的。
流矢、流弹。
4.没有根据的。
流言、流誉。
流
liúㄌㄧㄡˊ详细解释
名
1.水的通称。
《史记•卷四•周本纪》:“武王渡河,中流,白鱼跃入王舟中,武王俯取以祭。”唐•李白〈望庐山瀑布水〉诗二首之二: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
2.像水流的东西。
气流、暖流、电流、车流。
3.派别。
《汉书•卷一○○•叙传下》:“群言纷乱,诸子相腾。秦人是灭,汉修其缺,刘向司籍,九流以别。”
九流十家。
4.品类、等级。
上流、名流、第一流。
动
1.移动。
《易经•乾卦•九五》:“水流湿,火就燥。”唐•李白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〉诗:“孤帆远影碧山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人口外流。
2.留传、散布。
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德之流行,速于置邮而传命。”
流芳万世。
3.趋向。
《文选•曹丕•典论论文》:“贫贱则慑于饥寒,富贵则流于逸乐。”
流于形式。
4.放逐。
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王不听,于是国莫敢出言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南朝宋•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任诞》:“宜流之海外,以正风教。”
5.放纵。
《国语•晋语一》:“肆侈不违,流志而行,无所不疚,是以及亡而不获追鉴。”
形
1.往来不定的。
流云、流民。
2.快速通过的、运转不停的。
宋•蒋捷〈一翦梅•一片春愁待酒浇〉词:“流光容易把人抛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”
流星、流年。
3.意外的、不明来处的。
流矢、流弹。
4.没有根据的。
流言、流誉。